忠與孝仁與信
  □東方今報記者 夏秀琴/文 見習記者 李襯衫新華/圖
  問:您情趣用品的家風是什麼?
  張之正:我的家風就是忠ARMANI與孝、仁與信。我開始工作以後,父母經常交代我說,忠孝不能兩全,要好好工作,聽領導的話,積極配合領導工作,報效國家,不要惦記他們。這就是他們理解的忠。孝就是要孝順父母,和父母在一起時,常聽父母講村裡發生的事,聽得最多的就是村裡哪個不孝順老人,哪個非常孝順等,父親常說如果對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,他也不會是一個做什麼事情都很成功的人。除此之外,還要講究誠信、仁義等。
  問:您辦公室出租的家風是如何形成的?
  張之正:其實家風的形成應該跟我一位先祖有很大關係。父親經常對我講,我家有一位先祖是明末兵部尚書,叫張縉彥。據老人講王鐸是我這個先祖的小舅子,王鐸著名的擬山園帖後面有兩個跋,其中一個是我先祖寫的,王鐸故里院里的王鐸家廟碑也是我先祖題的。先祖很能幹,在清朝時因為文字獄,被流放到黑龍江寧古塔。流放時,他帶去了中原的各種農作物,大量優良的糧食種子,為當時不毛之地的寧古塔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。他去世的時候,據記載全城悲哭,後餐飲設備推薦被當地作為“五穀神”來祭祀。他留下的《寧古塔山水記》是黑龍江省第一部人文地理著作。他為官清廉,不論在什麼地方做官都造福一方。正因為有這樣一位先祖,我們家族常常引以為自豪,父親經常教育我們,要好好學習,努力工作,將來也能夠造福一方。在學習上,父親對我要求特別嚴格,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,父親幾乎每天都監督我練習毛筆字。那時候家裡窮,都是買點紅紙自己寫春聯,不管我寫得好與壞,父親都會把它張貼在門上。
  孝是父母言傳身教傳承的,記憶中,父母對我爺爺奶奶非常好,我的母親是一位不識字的家庭婦女,但她孝敬老人,在村裡有口皆碑。我父母曾把我外婆接到家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,父親對待我外婆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。當時生活條件不是太好,一有什麼好吃的,父母總是首先考慮到幾位老人。父母與鄰為善,從來沒有和鄰裡吵過架。每年大年初一,家中包的餃子,父母都會給左右鄰居的長輩們端去一碗。父親當年是工廠的財務科長,工作兢兢業業、認認真真、為人實誠、不貪不占,幾任廠長都很信任他。父親答應別人的事情,無論怎樣都要想法完成。父親退休後,仍然有很多公司聘請他。前兩年有兩個小公司讓父親幫忙做財務,那時他已70多歲了,我擔心父親年齡大了,太勞累,對身體不好,就勸他不要再工作了,但被父親拒絕了。他說,這兩個小公司目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,都是朋友,幫幫忙的事,答應了的事情,就應該做到。
  問:這樣的家風對您和家人有什麼影響?
  張之正:父母的孝順對我影響很大,我發的第一個月工資就先給我外婆寄了一半。我在洛陽工作三十多年了,但是從沒在這兒過一次春節,都是回老家陪伴父母過的。我女兒也很懂事,愛人非常孝順,我覺得陪伴老人過節也是一種孝敬老人的方式。每次回家,父親都問我最近是否到岳父家去了,如果沒有的話,父親就會交代我去看望。受父親的影響,我做任何事情都想做好,參加工作以來,自己還是比較勤奮努力的,也做出了一點成績,先後主持了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發表了百餘篇論文,這也算是所謂的新時代的忠吧。
  問:在為人處世和工作中,您是如何使用這些家風的?
  張之正:做人一定要誠信,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。當年我博士畢業,從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以後,洛陽師範學院領導找到我,說學校發展需要我,當時是2004年,博士生還是不多的,我有其他很好的發展機會,但我二話沒說就回來了,就是因為一個承諾。
  那是我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,我還是個普通老師,愛人是搞建築的,全國各地到處跑。一開始沒有孩子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麼不方便,但有孩子了後,一切就變得很麻煩,照顧孩子成了問題,所以我就想解決愛人的工作問題。我硬著頭皮去找當時的校長葉鵬。葉鵬校長不會認識我這樣一名非常普通的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老師,我跟他談起了我當時在國內一個非常知名的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,葉校長看了後覺得很不錯,說下次學校討論時一定幫我解決問題。當時我就跟葉校長講,首先我一定會好好乾,再者就是無論什麼情況下,我一定不會離開我們洛陽師範學院。後來葉鵬校長把我愛人調進學校工作之後,我就特別踏實地工作。再後來我讀博士了,從博士後流動站出站時,我再次回到洛陽師範學院,雖說跟校領導的熱心引進有關,但跟當初對葉鵬校長的一份承諾關係也很大。我認為當初在我最困難的時候,是學校幫助我解決困難,現在學校需要我了,我就應該立馬回來,努力好好乾。當然了,回來後學校也給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,我很感謝學校對我的幫助。
  問:您會如何去傳承家風?
  張之正:以身作則,言傳身教,父母是孩子的最直接的老師,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著孩子,我曾經問孩子我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什麼。孩子說,勤奮、孝敬和勇敢。我本人是個很勤奮的人,無形中影響到女兒,女兒很乖很聽話、特別懂事。她也非常有出息,今年大學本科畢業,已經免試被推薦到天津大學直接讀博。我覺得言傳身教,以身作則,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比較大。
  問:您覺得重提家風的意義在哪裡?
  張之正:家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,是一個人、一個家庭或者幾代人形成的一種傳統,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,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名人家訓,比如,著名的包公家訓、顏子家訓、朱子家訓等,許多講的就是修身、齊家、治天下的道理。家風正,家庭興,對現代社會的和諧是有益的。我們國家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摧殘,許多人喪失了誠信,金錢至上,甚至出現了不少現代版的“農夫和蛇”。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優秀文化,例如,仁義禮智信、百善孝為先都是規範做人的原則,重提家風建設符合時代的需要,它會使一個家庭建立一種精神信守和行為規範,能夠提高一個家庭的整體素質。所以重提家風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,它與當前提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,建設誠信和諧社會是一致的。
  問: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的家風。
  張之正:忠、孝,實實在在做人,踏踏實實做事。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鄭國鋒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家風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dq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